集团新闻

《敢死队4》是怎么做到,枪战武打满屏火光,还能让人昏昏欲睡的



2012年,电影史上曾经出现了一场罕见的硬汉盛宴,那就是电影《敢死队》。这部电影是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亲自操刀,从编剧到导演再到主演,他包揽了所有工作。当然,这并不是孤军作战,豪华阵容也随之集结,杰森·斯坦森、杜夫·龙格尔、李连杰和兰迪·库卓等影坛重量级的硬汉纷纷亮相,令观众感到震撼。这个硬汉大集结让人大开眼界,而且随后的四年,这个系列推出了两部续作,每一部都进一步强化了明星阵容。

然而,自从2014年的《敢死队3》上映后,关于这个系列的消息就几乎销声匿迹,直到九年后的2023年,电影《敢死队4》突然宣布定档。

虽然定档时间比北美上映早一周,显示出它对中国市场的看重,但一些细节却引发了我疑虑。首先,它的首映时间定在早上9点,这在好莱坞电影中是不常见的。其次,它没有采用IMAX规格,而前作《敢死队3》却是一部IMAX电影。这些不寻常的举措引发了我的疑虑,于是我购买了最早的电影票前往观影,结果发现,一切都有其原因。

实际上,尽管电影的主演名单上写着众多硬汉的名字,如杰森·斯坦森、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梅根·福克斯、杜夫·龙格尔等,但实际上,这部电影更像是杰森·斯坦森的个人秀,其他演员几乎都是客串打个酱油的。

求盟会网页登录

杜夫·龙格尔和兰迪·库卓的表现简直像是匆匆而过,而史泰龙,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出场时间不到10分钟,仅仅出现在电影开头,扔了个炸弹,然后就退出了。所谓的“最终章”似乎只是为了收割票房而存在,让人产生了“硬汉集结”的标签不过是一场中年危机的大叔们的自我安慰的错觉。

电影中的打斗场面不再充满热血与激情,更像是寻求复古风潮的中年人在试图模仿年轻时的造型,却发现自己只能穿得像个笑话。观众可能唯一感到的“炽热”只是那些因为看这部电影而热得发烫的爆米花。

《敢死队4》是怎么做到,枪战武打满屏火光,还能让人昏昏欲睡的

而电影的特效简直糟糕透顶,简直就像是拿一块十年前就过期的奶酪,塞进2023年的三明治。

电影的故事情节也相当空洞,角色缺乏深度和背景,就像是被编程的机器人,只知道按照既定的命令行动。对话和剧情简直就是模板拼凑,只是为了填补那些爆炸和打斗之间的空白。整部电影充斥着空洞的美学,从视觉效果到音效,都在高呼“我很酷!”的口号,但剥去表面光鲜,内在却空无一物。

战斗场面曾经是《敢死队》系列电影最大的看点,但现在却成了观众嘲笑的焦点。

没有让人热血沸腾的瞬间,更别提期待精彩的打斗。战斗画面更像是音乐剧中的某个段落,优雅而平淡,几乎让人忘记这是一部动作片。

而电影的剪辑更是混乱不堪,永远无法给观众清晰的镜头。明明拥有伊科乌艾斯和托尼甲这两位银幕武术高手,却选择让他们在镜头里只露出半张脸,导致大场面的动作都消失在了画面外。伊科和郭达的对决本应是高潮,但却如同一个被提前泼了冷水的烧烤派对。两人的动作简单、生硬,缺乏真实的武打感,更像是两位初学者的武术表演,而非两位顶级武术高手的决战,一点都不痛快。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就像是匆忙制作的预制品,只为了赚钱而不顾质量,没有超越前作的野心,保守而

平庸。在电影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片子是为了新鲜感而生,不断更替角色,希望能为观众带来刺激。然而,《敢死队4》却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它只是一杯平淡的苏打水,表面泡沫丰富,却缺乏深度。

电影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续集总是为了超越前作。然而,这部片子却似乎被前作的影子所困扰,变得迟疑、保守。它没有突破,没有超越,只是重复着旧有的模式,无法带给观众新的震撼。

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不断跳脱出来,观察自我,再次进化。然而,《敢死队4》却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结果只是呈现出一场虚浮的硬汉秀,让人感到失望。

电影是一门讲述故事的艺术,而好莱坞的S级和A级工业电影至少能够讲好一个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敢死队4》的故事情节显得冗长,摄影风格也让人感到困扰,仿佛是醉汉手持摄像机拍摄的。电影制作本应是精心准备的盛宴,但这部片子更像是匆忙制作的预制品,不仅不能填饱观众的胃口,甚至连口感都欠佳。

最终,我希望《敢死队4》能够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结局,结束这一系列续集的纠缠。老兵是不会为了情怀而出卖自己的,他们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电影应该是不断超越和进化的艺术,而不是停滞不前,一味追求过去的荣耀。如果不能超越,那就应该体面退场,不再浪费观众的时间和金钱。

在电影的世界里,情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和品质。如果不能跳脱过去的框架,那就注定会被时代抛弃。愿未来的电影能够勇敢地迈出创新的一步,带给观众真正震撼的体验,而不是停滞不前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