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黄花塘”真相到底是什么?陈毅为何从此离开新四军去了延安?



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长白崇禧发出皓电,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全部开到灾情、敌情并重的黄河以北,欲陷八路军、新四军于绝境。

与此同时,国民党又调兵遣将,在皖南集中了7个师8万余人的大军,以上官云相为总指挥,伺机围攻新四军军部和所属皖南部队。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和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率领下,向北进行转移。

7日拂晓,当新四军部队北移到泾县茂林以东山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进攻,新四军在军长叶挺的指挥下,奋起抗击,到1月14日,除少数人突出重围,大部分牺牲或被俘,这就是令所有国人震惊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国民党政府扣押,副军长兼政治委员被叛徒杀害。

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3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统一指挥华中地区的党政军工作,由刘少奇担任书记。

1942年3月19日,刘少奇奉命到党中央工作,由饶漱石担任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代理政委。

陈毅与项英在一起工作多年,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战友之情。

陈毅和项英在一起工作期间,尽管项英脾气有些暴躁,经常动不动都向陈毅发火,但是陈毅都默不作声地承担下来。

因为陈毅已经摸透了项英的脾气,每当项英发作一通之后,过后都会向陈毅赔礼道谦。两个人就这样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风雨相伴,缔结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项英牺牲后,陈毅悲痛万分,立志要抓住出卖项英的叛徒刘厚总。

1952年7月28日,十几名公安人员将潜逃到江西省新余县的刘厚总抓获归案。

陈毅闻讯当年杀害项英的凶手落网后,当天就给江西省省委书记陈正人打电话,指示公安政法部门尽快结案,处决掉出卖项英同志的叛逆。1952年8月初,叛徒刘厚总在江西南昌被处决。

新上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代理政委的饶漱石与陈毅二人脾气不对路,在工作中有些针锋相对。

饶漱石上任后,由于刚上任对于工作各方面都了解甚少,经常向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请教,陈毅也毫不保留地向他传授经验,对饶漱石热情相助。

但是由于陈毅在新四军工作多年,许多干部在遇到问题时都喜欢到陈毅那里去听取意见,因为毕竟都与饶漱石不是太熟,经常看到陈毅那里门庭若市,而来自己这里的人少时的饶漱石,开始对陈毅有了排挤之心。

“黄花塘”事件中,饶漱石公开列举了陈毅的“十大错误”。

1942年5月以后,整风运动由延安的高级干部学习阶段进入到全党整风阶段。

1943年10月26日,华中局组织的整风会议在黄花塘的新四军军部举行。

饶漱石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在会议上公然要求陈毅作自我批评,并且要求参与会议的新四军干部检举陈毅的错误。

饶漱石并且在会议上列举了陈毅的“十大错误”,但是会议上却无人出来指证陈毅。

会后,饶漱石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写了一份长达1500字的电报,报给毛主席、刘少奇,并且罗列了陈毅的“十大错误”,请求中央派人主持新四军的军事工作。

陈毅也向中共中央发了一份电报,详述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并且检讨自己的随便说话等错误缺点。

求盟会网页登录

“黄花塘”真相到底是什么?陈毅为何从此离开新四军去了延安?

不久,中共中央回电让陈毅到延安参加七大,并在延安学习半年,新四军军长由张云逸暂行代理。

1943年11月25日,陈毅告别了妻子张茜,离开了他奋斗四年的淮北大地,来到了延安,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领导高层的热情欢迎。


一天,毛主席对陈毅说:“你现在可以发一电报,向他们作一个自我批评。我也同时发一个电报去讲一讲,这个问题就打一个结,你看如何?”

陈毅立刻诚恳地说:“这样好,我照办。”于是陈毅立刻向饶漱石和华中局发了个电报。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向华中局发了封电报。

但是饶漱石收到电报后,在第二天的上午以他个人的名义给毛主席回了封电报,电文如下:“陈和我的争论,既非属于重大路线,也非简单属于工作关系性质,而是由于陈同志在思想意识、组织观念仍有个别毛病,他对统一战线,对文化干部,对某些原则,仍存有个别‘右’的观点。对过去历史问题,存有若干成见,且有时运用很坏的旧作风,这些陈同志来电有隐约说到,所以我去电欢迎。但似手尚欠清明,故详告与你,以便你给他帮助。”

就这样,饶漱石在电报中明显表明了不支持陈毅再次回到新四军工作,委婉地顶了一下。

于是,陈毅从此留在了延安,再未回到新四军军部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陈毅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华东,和粟裕一道负责华东方面的工作,粟裕主要负责华东方面的军事工作。

毛主席在陈毅元帅的追悼会上,一锤定音。

陈毅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曾任职为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人民政府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副主席、外交部长。

1955年,陈毅在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元帅军衔,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

1972年1月6日深夜11时55分,陈毅因病去逝。

1月10日下午3时,陈毅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毛泽东亲自到现场参加陈毅元帅的追悼会。

追悼会上,周恩来总理为陈毅元帅宣读悼词:

“…陈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 几十年来,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坚持战斗,坚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 陈毅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老同志,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毛主席两眼含着泪对着陈毅的夫人张茜说道:“喔,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毛主席然后又转过身去鼓励陈毅的孩子们:“要努力奋斗哟!陈毅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贡献,立了大功劳,这已经作了结论了嘛!”